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

分享(七)遺產問題/心平氣和分財產

遺產問題/心平氣和分財產
【聯合報╱郭素甄(屏東內埔)】2010.12.12 03:44 am
去年底,父親無預警的在睡夢中仙逝,父親生前非常疼惜母親,所有家產都登記在母親名下,自己則兩袖清風,因此在他往生後,並沒有分產的問題。

但任誰也料想不到,平日健壯爽朗的母親,卻在今年端午過後,左腹疼痛,檢查後,被醫師判定是肝癌末期,前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撒手西歸。

在辦理繁雜的喪事之餘,卻也得面對母親身後遺留下的資產問題,所幸五個姊妹們都能同心一志,依照代書指示,圓滿辦好遺產分配,甚至同意多分給為家裡犧牲奉獻最多的大姊。

父母在年輕時因經營生意失利,不但沒能擁有自己的房子,還欠了不少債。而我們這些姊妹中,除了我有幸考上公費的師專外,其他都是國中畢業就為了幫忙家計到外地賺錢。

老人家幾十年來省吃儉用,再加上投資一些房地產,遺留下來的動產、不動產總值大概是我們姊妹們多年來給他們的奉養金,因此這次大家分得的遺產,也可說是父母日積月累為我們姊妹儲蓄下來的。

其實分得這些財產,我一點也不覺得喜悅,因為這些錢本來就是要讓他們晚年能好好享用,但生性儉樸的他們,卻連出國旅遊一次也捨不得;生病住院為了省錢,也只登記免費的健保房,讓為人子女的我們頗為心疼。


一直以來,常聽聞很多子女在服喪期間,為了分產而爭得面紅耳赤,更甚者還不顧親情撕破臉,鬧上法庭。我以為,為人子女的,是不是應該先想想,自己對父母的付出有多少?又有什麼資格爭著搶分遺產呢?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